V怪客裡的蓋伊福克斯面具與現代社會運動的一些故事(二)
文/Emery(電影裡的歷史角落)
續前文:V怪客裡的蓋伊福克斯面具與現代社會運動的一些故事(一)
三、
作為一個新聞名詞,「匿名者」可能會讓你聽著覺得有些耳熟。如果你對前陣子發生在台菲交界海域的廣大興漁船遭菲律賓海巡艦濫射事件還有點印象的話,在這整件事情裡頭,新聞媒體不是曾經說到:有個「駭客團體」大舉攻陷了菲律賓政府的網站,並且留言要求對方要公開道歉嗎?──那就是「匿名者」們幹的好事。
來複習一下前陣子臺菲網路大戰期間關於「匿名者」的報導吧!然而,如果我們真正想要認識所謂的「匿名者」,恐怕得離開傳統媒體的簡略報導,試著找到更多的補充資訊。
「匿名者 Anonymous」其實不是一個臺灣產物,而是近年來由歐美向外擴散到世界各國的一個群體與文化現象,一種透過網際網路漸漸聚合起來的common idea。很多人會用「駭客組織」來稱呼這個群體,這說起來其實不大對勁,因為電腦與駭客技術雖然是「匿名者」時常被提及的一個重要面向,但他們的成員卻不一定都是駭客。再者,在「匿名者」裡頭,根本沒有一個明確的組織架構或規章,也通常找不到發號施令的領導人,他們所有人都是「匿名者」,你要是認同「匿名者」的理念,也可以隨時加入他們在網路世界發起的各種(並不侷限在網路世界與駭客技術裡的)operation,然後宣稱自己也是「匿名者」的一員。這個概念說起來很奇怪,但有個比較貼切的比喻大致是這樣的:「匿名者」就像是一群飛鳥,這群鳥的飛行看似漫無目的,不過他們其實也有共同的大方向(例如對網際網路自由開放的堅持)。飛行途中,偶爾會有一兩隻鳥領著大批成員飛往特定的目標(operations),而任何他們的同類都可以隨時加入這群鳥的行動,反之,也可以不受拘束地隨時離開。
「匿名者」實在是一個很難完整解釋的概念,但如果你想透過一部電影來了解他們,那麼剛拍好不久的紀錄片「駭客軍團故事」(We Are Legion: The Story of the Hacktivists, 2012)可能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這部片去年有被高雄電影節引進臺灣,但似乎沒有發行中文版的DVD。此外,如果你對「匿名者究竟是什麼」這個問題還有進一步的興趣,我把我讀到的一些東西附在本文最後的註腳當中,提供讀者參考。
說得更清楚一點,「匿名者」是一群主要透過網路串連、擁有共同理念的行動主義者,他們之中有些成員會是駭客,但也有許多人只是像你、我這樣的網路鄉民。而這個群體的最大特色,就是全體成員的匿名性。「你是誰」(無論是真實的或網路的身分)在「匿名者」的眼裡並不重要,但只要你認同其中一些成員發起的行動,隨時都可以拿起手上的滑鼠和鍵盤參戰,用身為一個駭客或者鄉民的自有能力,對「匿名者」的共同敵人發起抗戰。這聽起來似乎是挺不受控制、頗有危險性的一件事情,然而到目前為止,在許多人的眼中,全球各地的「匿名者」群體,確實為「正義的一方」幹了不少「好事」(當然,個別議題裡頭的「孰為正義」是見仁見智的問題)。今年初,加拿大的「匿名者」才介入了一樁少女強暴案,並可能逼使該國警方因此而對該案重啟調查;而在前些日子的「阿拉伯之春」裡頭,「匿名者」也攻擊了突尼西亞與埃及的政府網站,聲援兩國民眾奪回不受政府監控的網路與資訊自由。儘管手段備受爭議,但在道德情感上,「匿名者」的諸多作為,其實獲得了相當不錯的認同與好感(廣大興事件裡頭,我們大部分人對這群「駭客」的看法,也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某種程度上,你或許可以把它們想像成一群神出鬼沒的、頗富正義感的網路藏鏡人。這些人沒有名字、沒有形象,甚至很難確知他們是從哪裡冒出來的,多數時候,人們只能愣愣地看著這些傢伙直搗對手的網站,留下昭告勝利的塗鴉,然後拍拍屁股走人。
實際上,在全世界「匿名者」所發起的各種行動裡頭,響應個別計畫的成員,很可能全都是不一樣的人。然而,新聞媒體卻只能一貫地以「匿名者」來稱呼他們,彷彿這群人就是「一個人」──這或許正是「匿名者」希望看到的事情。電腦駭客或網路鄉民的匿名,本來是一件很正常的事,但是,當這群人集體用上「anonymous」這樣一個連網路身分都模糊掉的名號,本質上,他們其實是在宣示自己從屬於一股數目字龐大的群體力量。這個概念,我覺得有點像是所謂「鄉民的正義」(這件事當然有好有壞,這裡不妨先把它看作一個中性名詞吧)。網路上的鄉民,可以是你、我以及其他每一個共同平台的使用者,而只要我們大多數人對一件事情抱持共同的看法,鄉民們的集體輿論與行動,便可以造就一股巨大的壓力。鄉民們個別是誰,在這種共同的聲音裡頭不是重點,重要的是他們都參與在這股「萬人響應」的大潮當中,成為集體運動裡推波助瀾的一份子。
上圖是解析當代網路群體行為一本重要的書,2011年被貓頭鷹譯進了臺灣,推薦給讀者。下面的影片則是同一年該書作者在TED所做的演講,他在這場演講當中提到的概念,在臺灣已開始有一群科技人正嘗試實踐。如果你有興趣,請參觀零時政府的網站。雖然有點岔題,但我覺得這本書、這個網站與我們所談到的「匿名者」,其實都觸及了同樣關鍵的事情──我們似乎已經開始意識到人的共同意志在網路時代如何能夠被更迅速地聚合起來,進而成為改變現狀的重要力量。
鄉民都來了,忽然一直來。可是一群電腦駭客與網路鄉民到底能成什麼事呢?儘管許多人對這件事仍抱持著高度的懷疑,但在過去的數年之間,全球各地為數眾多的「匿名者」,其實已經不只一次證明了他們在網路時代的影響力。這幾年,「匿名者」基於共同義憤而發起的駭客行動,包括了癱瘓大型電子商務體系的運作,入侵政府機關的電腦資料庫,甚至還能參與在「阿拉伯之春」一類的世界大事裡頭。前幾個月,當北韓的金胖子一直把手放在飛彈按鈕上頭亂晃的時候,一群「匿名者」也直接衝進了該國政府的網站,把這個獨裁國家的網路安全直接搗爛。而在現實世界,「匿名者」們曾經是「佔領華爾街」能夠成形的一股幕後推動力量,他們也曾自主發起我們等一下即將談到的反山達基運動。隨著社群網站在最近幾年的蓬勃發展,這股集體力量也越來越無所不在。從動保到反壟斷,從拒絕政府威權到捍衛社會正義,任何議題只要踩到「匿名者」的紅線,這個群體很快便會標誌出他們的共同敵人,並且號召成員展開行動。而在許多這類事件當中,你都可以看到「匿名者」們反覆地強調「we」、「the people」、「expect us」等等這類的字眼,這一動作明白宣示了這股力量的群體性,同時也是在告訴對手:他們站在群眾正義的一方,他們的行動就是共同意志的展現(當然個別議題裡的「群眾是誰」,也是個大哉問了)。
今年初在「匿名者」對北韓發起了網路攻擊行動,據說他們把該國政府的官方網站給弄爆以後留下了這張圖。幹正事兒的時候永遠不忘惡搞,老實說這種堅持也很值得敬佩啊!
「匿名者」的活動,大致在2008年以後逐漸檯面化。有趣的是:在他們所發布的各種作戰計畫與廣宣、文告裡面,幾乎隨處都可以瞧見「V怪客」與蓋伊福克斯面具的蹤影。很顯然的,這部電影對於「匿名者」們來說,具有相當特別的意義。其實,如果你對「V怪客」的最後幾幕戲還有些印象的話,那些畫面便體現了與「匿名者」相仿的集體意志── "he is you, and me, he was all of us." ,娜塔莉波曼的台詞除了是她對劇中群眾革命的體會以外,同時也準確說中了「匿名者」在每一個行動當中將個體性抹除、將自我融入一個集合理念的特點。電影末段,當大批戴著蓋伊福克斯面具的英國人來到國會大廈面前,湧向束手無策的政府軍隊、並將之淹沒的時候,那畫面彷若也能描繪出「匿名者」強大的自發性動員力量。最重要的,「匿名者」所宣示的 "we are an idea" , 其寓意正同於電影主角所宣告的 "ideas are bulletproof" 。理念與思想永遠是自由的,而「匿名者」群體所分享的共同意志,也誓不為權力者所綁縛。正如「駭客軍團故事」裡頭一個「匿名者」成員所說到的那樣,「V怪客」總是令他們自然而然地聯想到 "what Anonymous thinks, Anonymous is" 。於是你便可以理解:「匿名者」們對於這部電影的高度認同,是怎麼發生的了。
「匿名者」不斷地在各種場合使用蓋伊福克斯面具,致使這一圖像的意義,已被許多人認同為「匿名者」群體的一種代表性符號。而就像「V怪客」裡的英雄電影情節一樣,在現代世界諸多(令群眾普遍感到)不公義的事件裡頭,人們也漸漸開始會期待這副面具突然出現在壞蛋組織的網頁上頭(我印象很深刻的是廣大興事件過程中的某一天,PTT突然湧現許多「匿名者要出手了!」一類的訊息,而參與在討論串裡的許多人都透露出明顯的興奮與盼望),把敵人的網路基地給搞得千瘡百孔。有時候,這些攻擊行動放在事件全局來看,或許只是微不足道的勝利,但對廣大的網路鄉民來說,「匿名者」所能做到的已經太多太多。在這個意義上,「匿名者」就是能夠替他們還擊對手的超級英雄。而更具感召力量的事情或許是:任何一個網路使用者,其實都有機會參與、實踐「匿名者」的正義,都有能力親身扮演那樣的英雄電影情節,只要他願意走近、理解這群人的思想與運動。
我們或許也可以透過「匿名者」的另一個標誌來理解他們對蓋伊福克斯面具的採用。這兩種符號似乎都表達了同樣的訊息:它們都擁有無法閱讀的詭譎表情(如果我們把問號也視為一種「表情」的話)與身份,並且都因為這樣的無法閱讀而傳述出一種無從捉摸的威脅感。而「匿名者」想要成就的也就是這樣一股無形的力量--如同Slate.com裡頭的一篇文章所談到的: "... it suggests that the most powerful entity on earth isn’t a corporation or a totalitarian regime: It’s something so amorphous that the person next to you on the subway could be part of it." --我覺得,當「公民1985行動聯盟」借用了《1984》的名句,而打出 "big citizen is watching you" 的旗號時,他們的idea跟「匿名者」是很相近的。那背後的意思或許都是: "we are everywhere, respect us, or expect us."
話說回來,「匿名者」打著「V怪客」與蓋伊福克斯面具的招牌,在網路世界裡橫掃千軍,但街頭抗爭畢竟不是他們的本行。那麼:蓋伊福克斯面具在現代社會運動裡頭的流行,和他們究竟有什麼關係呢?
故事還得再繼續說下去。
四、
平常總是在網路上惡搞搗蛋的駭客與鄉民們,為什麼突然和「V怪客」的面具扯上關係?這事得從「匿名者」真正聲名大噪的第一場戰役開始說起。
我們知道:這個世界上其實有很多很多的新興宗教,是在20世紀以後迅速崛起的。撇開一些明顯的邪魔歪道(比方某個成天跳舞的奇怪教主)不說,許多這些宗教,其實都發展得頗為壯大。而如果你偶爾會關心一下「南方公園」(South Park)的話,你可能會注意到:這部矢志白爛的美國卡通,在幾年前曾經砲轟過一個特別有名的新興宗教,也就是山達基(Scientology)。山達基大概是一個從1950年代開始發展的教派,他們有一套獨立的信仰知識體系,並且相當的積極入世,半個世紀以來號召的會員人數超過百萬。這個教派的財力誇張雄厚,組織也超級龐大,一些知名的公眾人物例如湯姆克魯斯和約翰屈伏塔,也都曾公開表明他們對山達基的信從,足見該教派的社會影響力。然而,山達基無論在美國乃至於世界各地,始終是個爭議不斷的宗教團體(well, 請自行辜狗,自主判斷),而其中一樁爭議,就發生在剛剛提到的阿湯哥身上,這也就是我們底下要講的故事了。
你知道這部兒童超級不宜的美國卡通已經獲得了艾美獎提名十次、並且贏下了其中四次的動畫大獎嗎?原版的「南方公園」針對社會議題的評論砲火其實超級猛烈,有些玩笑也真的是賤得無以復加,十分經典。
約莫在2008年初,有一支湯姆克魯斯幫山達基拍的訪談影片,在Youtube與其他網路平台上,忽地傳的沸沸揚揚。這支影片的內容說穿了,其實就是一個信眾熱切地在讚美山達基的好處,要是換作一個普通人來說這些話,這影片根本不會引起什麼注意。然而,問題就出在阿湯哥是一個公眾人物,他所說的每個字,很自然地都會被人們拿來放大檢視。而由於影片裡頭阿湯哥的言行舉止,被認為表露出一些宗教狂熱的跡象,因而引起了許多人的注意,成了一個熱門的網路話題。
就在這當兒山達基採取了行動,意圖全面回收這部影片。他們迅速動員起組織力量,要求傳布這支影片的各大網站將之下架,否則山達基將以侵犯版權為由,向它們發動訴訟(儘管反方認為這支影片具有新聞價值,轉載行為屬於公共範疇)。山達基的大動作,很明顯地是要阻斷社會大眾繼續看見這部影片的機會,把負面影響給降到最低。但在網路時代,人們越想要用力地掩蓋一件事情,效果卻越可能適得其反(即所謂的「芭芭拉史翠珊效應」)。很快的,山達基的強硬舉措引起了廣大網路鄉民的反彈,特別因為過去的數十年間,許多消息都曾指出:山達基對他的一些批評者都採取了非常激烈的反制手段,像這種大鯨魚強壓小蝦米的動作,本來就是一般鄉民常常看不慣的事情。另一方面,網際網路的資訊分享與自由開放,在許多網路族群的眼裡,也是一種很強烈的基本價值;而山達基要把影片封鎖的舉動,無疑也與這樣的價值觀是扞格矛盾的。再加上山達基的其他許多負面傳聞,也在這個時候被挖出來大肆鞭撻,大致基於這些理由,自然而然的,一場網路鄉民與神祕宗教之間的戰爭,就這麼熱鬧地打了起來。
這場網路戰爭,其實很難說曾打出個什麼結果來。理所當然的,山達基仍舊沒法讓這部影片在網路世界裡頭徹底消失,反過來,「匿名者」的駭客攻擊行動雖然一度癱瘓了山達基的網站,但有些人卻在錯誤使用了高端駭客提供的攻擊武器以後被抓,甚至被法院給判了徒刑。然而,這次行動的主要意義,其實並不在於這些可見的結果上頭,而在於它標誌了一個新的網路群體與文化的形成,也就是「匿名者」們的集結成軍。在山達基事件裡面,大批的匿名駭客仍然運用了電腦技術對敵人發動攻擊,但重要的是,他們的行動不再只是為了單純的「troll」或「lulz」(惡搞、for fun),而開始對公眾表述其道德正義。「匿名者」象徵了一種新型態的「駭客行動主義」(Hacktivism, 或譯「激進駭客主義」,亦即透過駭客技術促成特定訴求之行為),而他們的思想理念,還將在此下的網路世界裡不斷跨越疆界、擴散蔓延。
另一方面,這場行動具有超越意義的地方還在於:「匿名者」們不只運用成員的駭客技術去對議題造成壓力,他們同時也走出了虛擬空間,在現實世界集結發聲。就像「V怪客」的主角佔領了電視台、和全體人民約定要在國會大廈前發起革命的電影情節那樣,在這起事件當中,「匿名者」也透過Youtube平台發布了一系列的宣傳影片,邀請大家一起為了「自由」、「人權」,加入他們「集體的義憤」,一起到世界各地的山達基總部前面發聲抗議。
「匿名者」集結對抗山達基的這個行動被命名為project chanolony,包括這種號召成員參與行動的影片風格、「we ar anonymous, we are legion...」的標語等等,都為後來世界各地的「匿名者」們所承繼。
駭客與鄉民要集結起來上街遊行抗議,這事兒可頗為罕見。然而這時候就冒出了兩個問題:一方面,這群人本來就是不希望顯露出個體性的「匿名者」,在外拋頭露面的,感覺就和他們的身分有些矛盾。二方面呢,前面我們也提過:山達基這個宗教組織對他的批評者與反對者,從來都不大寬容,其反制手段甚至已經到了要被人批評為「追殺」的程度。要是在這種情況下露臉,這些「匿名者」恐怕也有被山達基給盯上的風險。
綜合這兩個原因,「匿名者」們如果真要集體上街又不想表露身分,那麼大家一起來戴個面具,好像會是個不錯的主意。問題是:要戴上什麼樣的面具比較合適呢?──現在,你自然而然也會想到「V怪客」了。當素不相識的「匿名者」們要透過網路平台串聯起來,在真實世界裡集體現身,共同對抗山達基這樣一個神秘、龐大的宗教組織,這情境也確實讓人很容易地聯結到「V怪客」的情節。利用這副面具,如果能讓運動的參與者透過蓋伊福克斯面具凝聚群體認同感,或者讓關注新聞的人藉由電影寓意來思考「匿名者」們的抗議,大概也是一件挺不錯的事情吧。另一方面,在山達基的事情發生以前,蓋伊福克斯面具其實也已經是頗為流行的網路惡搞元素(參見Epic Fail Guy)。把這個原本就屬於網路文化的東西,搬進鄉民們的運動,看來是再適合也不過了。有趣的是,在「匿名者」們取得使用這個面具的共識以前,他們其實也考慮過諸如蝙蝠俠面罩等等之類的其他選項。而最後讓蓋伊福克斯面具出線的原因,除了因為「V怪客」的電影故事本身比較能夠呼應「匿名者」的群體特性以外,還有一個很務實的理由是:這個電影道具可能是當時所有選項當中相對便宜、並且也比較容易在各大城市當中買到的產品。就這樣,「匿名者」們的這個決定,讓「V怪客」在下檔一年多以後,再度成為活躍於新聞版面的熱門話題。而這一次,大批「V怪客」的眾志成城將不再只是一個電影畫面,還將活生生的在真實世界裡頭震撼上演。
換句話說,要是山達基事件發生的時候,蝙蝠俠產品剛好在跳樓大拍賣的話,今天說不定就會變成是大批的蝙蝠俠現身於抗議場合,而「匿名者」們也可能會改用這個電影角色當他們的代言人,這篇文章可能也就要跟著變成蝙蝠俠的故事了,天哪= ="
2008年2月10日,歐美地區上百個城市裡的山達基教會前面,突然之間都湧現了數十人到數百人不等的抗議隊伍,而非常吸引媒體鏡頭的是:這一百多場遍地開花的抗議行動裡面,有相當大比例的參與者都戴上了「V怪客」電影裡的蓋伊福克斯面具。這個新聞效果,原本可能是個誤打誤撞的事情,但卻確實有力地幫助「匿名者」的反山達基運動打出知名度。更有趣的是:既然這原本是一場由鄉民們發起的活動,那麼事情當然不會只有拉個布條喊喊口號這麼單純,相反的,這群人也把他們網路文化帶進了抗議現場。比方說在西雅圖等地的抗議場子裡面,就有人拿出了大型手提音響,鼓動群眾一起大跳他們的網路神曲 "RickRoll" ──換作臺灣的情況,你可以把他想成一群鄉民在藍綠惡鬥的立法院前面合唱五六神曲「我難過」,那個惡搞跟諷刺的意思,差不多就像這個樣子。而如果是一群V怪客手舉抗議標語外加唱歌跳舞,那場面想想也真是挺熱鬧的。一場抗議活動可以搞得這麼歡樂,這大概就是所謂正宗鄉民的草根運動吧!
2011年2月,CNN對「匿名者」集結在山達基教會前的抗議行動所做的報導。
「匿名者」對山達基發起的抗議,後來演變成一場持續性的長期抗戰。而在這場戰役過後,這種透過網際網路集結群體匿名力量、付諸立即行動的「匿名者」概念,以及包括蓋伊福克斯面具在內的整套符號與思想,也隨著此下「匿名者」在各種社會議題上的逐漸活躍,而慢慢地傳播到世界各地,成為一種新時代的文化現象。然而,一場透過網路串連起來的抗議活動,以及一個網路群體文化的擴散蔓延,是否就足以讓蓋伊福克斯面具成為當代社運場合裡的新景觀呢?
面具的故事,還得再繼續說下去。
繼續閱讀:V怪客裡的蓋伊福克斯面具與現代社會運動的一些故事(三)
註:最剛開始的「匿名者」族群的行動裡頭,for fun的動機會佔去相當大的比例。在「匿名者」現象研究當中非常知名的美國學者Gabriella Coleman有一個很棒的比喻,她說「匿名者」一開始很像是西方民間傳說裡的trickster,一種搗蛋鬼。這些傢伙生來就是要搗蛋、要打破成規,而並不一定有善或惡的動機,並且也不一定在乎最後會產生什麼結果,他們的重點就是搗蛋本身。不過,從山達基事件到佔領華爾街(我們等一下都會談到),一路走到現在,這整個發展過程當中的「匿名者」,似乎一直是一種很不穩定的、因時因地而異的、內部衝突的概念。英文版的WEIRD.com上面有一篇文章的作者說過:許多人曾用了 "hacker group, notorious hacker group, hacktivists, the Internet Hate Machine, pimply-faced, basement-dwelling teenagers, an activist organization, a movement, a collective, a vigilante group, online terrorists, and any number of other fantastical and colorful terms" ,但最終,這些詞彙沒有一個能夠成功地定義匿名者「究竟是什麼」。而更根本的問題或許是,各個不同的「匿名者」群體之間,對於「自己是什麼」,其實也不見得有很明確的共識。 故而應當注意的是:當我們在談每一個不同時空背景底下的「匿名者」時,他們的性質可能都會有很大的差異。而單就現階段來說,我的感覺是:1. 現在我們從新聞事件裡看到的「匿名者」,似乎大部分都已經更往「駭客行動主義」(hacktivist)的面向靠攏了。2. 如果媒體報導要求其準確性,那麼很重要的第一步,可能得從一個代詞的認識與使用開始--比起「組織」(organization)而言,「團體」(group, 這個詞可能還是不好的)、「共同體」(collective)、「群體」(body)應該都會是指代「匿名者」時更好的選項,你會發現英文媒體比較注意地在使用這些詞彙。3. 更麻煩也更根本的問題或許是:我們一般印象裡頭的「駭客」這個詞彙,其實並沒有很好的對應到英文裡頭"hacker"與"cracker"的分別。在我們不加分辨的使用「駭客」一詞的時候,很容易把「駭客」與專搞破壞的cracker畫上等號。而「匿名者」既然時常被認為是「一群駭客」,許多人因此也會認為「匿名者」等於cracker,進而產生先入為主的負面印象--這是不對的。如果你對「駭客」這個中文詞彙所涵括的各種意義有更進一步的興趣,或許可以參考趨勢科技發布的這篇文章。 總而言之,我覺得有必要把「匿名者」這個混亂的本質說明得清楚一點,但放在正文裡又嫌太多,故而寫了這個註。當然,鑒於「匿名者」本身就是這樣混雜與變動的概念,這篇文章關於「匿名者」的描述也很難是精準的。但我想至少可以提供另一種不同的想法,先讓「匿名者」脫鉤於「就是個駭客組織」這樣瀰漫於臺灣媒體論述當中的既定印象,請讀者參考囉! 附帶一提,前面說到的WEIRD.com這一系列三部曲的介紹與分析,以及該刊物裡頭其他有關Anonymous的文章與一支介紹性的影片,應當都是理解「匿名者」相當不錯的參考資料。 另外還必須提醒讀者注意的是:蓋伊福克斯面具第一次被帶入抗議活動裡頭,很可能不是「匿名者」的創舉。但這副面具真正大規模地出現在抗議場合,並且透過傳媒引起普遍注意,從而引致流行,則上文敘述的反山達基運動,咸認是一個重要的開端。 |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