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13 V for Vendetta 002.jpg

V怪客裡的蓋伊福克斯面具與現代社會運動的一些故事(一)

文/Emery(電影裡的歷史角落)

 

先前的長篇故事稍微岔了題,接下來,我們總該回到這個部落格的老本行,來說說電影和歷史故事。但這次,我們要講的主題,仍然是街頭抗議──講一部電影如何影響到現代世界的社會運動,讓越來越多參與抗爭的人,集體戴上一個奇怪面具的故事。

 

近幾年,有在臺灣參加過幾個抗議場合的朋友,應該都會發現:無論走到哪個場子,總是能看到下面那張熟悉的臉孔,而且出現的越來越多、越來越頻繁:

2013 V for Vendetta 003.jpg「大家好我是Vi~~~~~~~~怪客!」

 

是的,雖然真的很像,但我說的不是九孔,是「V怪客」(V for Vendetta,2006)。前些日子的臺北街頭,不管是反核、聲援大埔、廢軍檢要真相,只要有人發起街頭運動,大批的V怪客總是要戰便戰、情義相挺。實際上,這副面具在社運場合裡頭開始流行,並不是臺灣獨有的現象。2011年,備受國際矚目的「佔領華爾街」行動裡頭,成群結隊的V怪客,便已搶占了全球媒體不少版面,成為這場運動的一個新聞焦點。而在我們剛剛提過的土耳其故事、以及全世界許多地方的示威抗議當中,也處處可以見到V怪客的身影。換句話說,這個鬍子尖尖、鼻子翹翹的奇怪面具,已經成了一種頗為另類的全球化現象。在羅馬、首爾、巴西利亞、維也納、曼谷、洛杉磯、邁阿密、安曼、雪梨、里斯本、斯德哥爾摩、突尼斯、東京,你把世界地圖攤開,幾乎到處都可以見到V怪客現身於由左至右的各種運動,堪稱近年來被地球人cosplay頻率最高、並且對地球上的事情意見最多的一個當代電影角色

2013 V for Vendetta 004美國

2013 V for Vendetta 005突尼西亞

2013 V for Vendetta 006泰國(面色發黃是怎樣,感覺不大健康耶= =)

2013 V for Vendetta 007巴林

2013 V for Vendetta 008土耳其

2013 V for Vendetta 010墨西哥

2013 V for Vendetta 011阿根廷(我說這版的V怪客是不是長得有點奇怪啊……

2013 V for Vendetta 012英國

2013 V for Vendetta 013羅馬尼亞(這絕對也是盜版的= =")

(若讀者對以上這些照片背後的新聞事件感到興趣,點擊照片皆可連結到原新聞出處。)

 

我們知道「V怪客」說的是一個假面英雄喚醒沉默的人民群眾,起而反抗極權政府的故事。類似這部片子的反法西斯主題,在電影史上,應當可以列出許多理念相近的作品。然而,這些電影卻都沒能擁有像「V怪客」那樣顯而易見的影響力──你看就是不會有人穿得像「重裝任務」( Equilibrium, 2002)裡頭的克里斯汀貝爾一樣去參加遊行(應該會熱到爆炸),也很難得看到有抗議活動會借用「1984」(1984)「竊聽風暴」(The Lives of Others, 2006)裡頭的東西去表述想法。那麼,這個問題其實還挺有趣的:為什麼是V怪客?為什麼是這部電影、這副面具和社會運動結合在一起,並且廣泛地在全世界流行開來呢?

 

接下來的文章將分成幾個部分:我們首先會回到四百年前的英國,談談「V怪客」面具背後的歷史故事;然後再前進到當代世界,講述這副面具如何與一群駭客的行動理念發生緊密的連結關係。最後,我們要來看這這副面具的全球化擴散現象。文章大概會分個三篇,並且會在三到四個禮拜之間連載完畢。對這個主題有興趣的讀者,請持續鎖定「電影裡的歷史角落」囉!

 

 

一、

我們知道:前面那一大串新聞照片裡頭,每個人臉上戴的面具,源出於2006年的電影「V怪客」。然而,就和電影本身一樣,這副面具其實並不是這部電影原創的主意,而是從其他作品改編過來的。1980年代,英國的知名創作者Alan Moore首先寫出了「V怪客」的原型故事,並且由畫家David Lloyd執筆,將之畫成漫畫作品。後來,這部漫畫又被著名的華卓斯基兄弟檔(The Wachowskis,即「駭客任務」的導演,不過現在可能稱姊弟檔比較合適了)給合力搬上了大螢幕。而我們所熟知的那副「V怪客」面具,其實早在漫畫版當中便已奠立了它的形象(見下圖)。換句話說,周末假日現身於台北街頭抗議場合的V怪客裝扮,實際源自30餘年前兩個英國創作者腦海裡的奇思妙想,這樣的連結關係,想想還挺有意思的,對吧?

2013 V for Vendetta 022三十年前「V怪客」的創作者大概永遠沒法想到,他們所創造的這個漫畫人物將會成群結隊地出現在臺北街頭、高舉反核標語吧。

 

然而,若真要追究起來,「V怪客」的面具背後,其實還有更長一些的歷史淵源可以追尋。許多朋友都約略熟悉的事情是:這副面具的形象,確實是在描繪一個真實存在的歷史人物,那也就是我們底下要說的故事了。

 

如同電影裡頭曾經提到的那樣,「V怪客」的人物設定,有一部分參考了西元1605年英國「火藥陰謀」(Gunpowder Plot)的歷史典故。火藥陰謀,說的是一群英國的舊教(即今日中文世界通稱的「天主教」,如果你已經忘了新教與舊教的分別,或者把「宗教改革」還給了歷史老師,請參看本文最下方的註釋)激進分子,打算在倫敦國會大廈的地窖當中埋設炸藥,把當年11月5日預定到場參加國會開幕典禮的英王詹姆士一世(James I)與一干政壇權貴給轟上西天──按照最主流的看法,只要這群歹徒能把英國新教的權力核心通通送進棺材,並且找人在政治操作上使點力氣,這樣一來,當時在英國飽受打壓的舊教徒,或許便能重見天日,天主教也就能在英倫三島上重拾往昔的榮光了。然而,或許是這個計畫本身太過兩光,也或許是詹姆士一世真的福大命大,總而言之,「火藥陰謀」的消息走漏了出去,這幫炸彈客悉數被捕,最後絞刑的絞刑、鞭屍的鞭屍,下場之悽慘,自是不在話下。

 

那麼,「V怪客」面具跟「火藥陰謀」,到底有什麼關係呢?如果你還記得電影開頭的一小段古裝劇,那裡頭其實曾經提到一個叫做蓋伊福克斯(Guy Fawkes)的男人。在開場的兩分鐘裡面,這個鼻子尖尖、鬍子翹翹的傢伙,看似英勇地跟一票追兵在地道裡面打沒幾秒以後,下一幕就被吊上了絞刑臺──很顯然的,蓋伊福克斯也是參與在「火藥陰謀」當中、遭到逮捕的一個成員。

2013 V for Vendetta 016「V怪客」電影與19世紀英國畫家Henry Perronet Briggs筆下的蓋伊福克斯在國會大廈地窖裡頭被抓住的場景。儘管這兩種作品都描繪出一些共同的人物特徵,但他們可能還是與真正的蓋伊福克斯長得不太一樣。

 

說起來呢,在「火藥陰謀」當中,蓋伊福克斯算得上是極端的倒楣。因為他其實是這幫炸彈客裡頭,留守在國會大廈地窖、負責給炸藥點火的最後那個衰鬼,而他的一票同夥,則老早躲在遠遠的地方,悠閒地坐等國會爆炸。在那個電子遙控或定時裝置還沒有能夠被發明出來的年代裡面,蓋伊福克斯肩負的任務,根本就是屎缺中的屎缺,而他也確實很賽的在炸彈引爆前的幾個小時就被逮個正著,成了整個「火藥陰謀」裡頭第一個落網的嫌犯。隔天,英國國會差點被炸掉的消息,立刻傳遍了整個倫敦,政府並且鼓勵民眾在11月5日當晚上街高舉火把,慶祝國王的倖免於難。與此同時,蓋伊福克斯的形象也開始繪聲繪影地在民間流傳開來,成了街談巷議的話題人物。儘管「火藥陰謀」的成員,後來被發現有十幾個人,但第一個被抓包的總是比較倒楣。此後,蓋伊福克斯的名字差不多成了「火藥陰謀」的代名詞,一講到這傢伙,人們就會想起那個很兩光的沒爆炸計畫,這……好像不怎麼光彩啊!

2013 V for Vendetta 017現存最早的一張描繪蓋伊福克斯(畫中紅框處)形象的版畫,可以看到一些造型特徵都被後出的作品給沿襲下來。

 

然而,更不光彩的事情還在後頭。蓋伊福克斯最後雖然落了個絞死外加分屍的淒慘結局,但他還得繼續在英國慘上好幾百年。「火藥陰謀」過後沒幾個月,英國國會便通過了一項法案,把每年的11月5日定為感恩節,以感謝上帝保佑,沒讓國王陛下給天主教徒炸到泰晤士河裡邊去。而群眾上街高舉火把的慶祝方式,也就這麼被沿襲了下來。值得我們注意的是:「火藥陰謀」本身既然是英國新教與舊教衝突的縮影,那麼這個節日,自然也有些昭示新教勝利的意味在立面。後來,當英國的反天主教情緒又變得更加強烈的時候,英國的老百姓也理所當然地要在11月5日的活動裡頭有些表示。於是有人在感恩節的慶典當中祭出了新招:他們開始把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壞蛋舊教徒」給做成了草紮人偶,然後在公開場合對這些人偶「處刑」,一把火燒個精光,藉以宣示他們對天主教的不滿。而這些要拿來紮草人的「天主教壞蛋」,除了羅馬教宗是一定要燒給他吱吱叫的目標以外。另一個必須拿來「處刑」的當然對象,自然就是「火藥陰謀」的代表人物、意圖謀殺國王的蓋伊福克斯囉!

2013 V for Vendetta 019現代的英國火把節(bonfire night, 即前述的11月5日感恩節)與準備被烤焦的蓋伊福克斯芻像,四百年來這個活動大抵如此,下面我們還會看到一些有趣的變形。

 

感恩節放火燒人偶的這個事情,後來在英國民間演變成了頗為根深柢固的民俗文化傳統。儘管到後來,反天主教的意識形態在英國慢慢地消褪下去,而到了19世紀,人們也開始從一個比較正面的角度去重新審視「火藥陰謀」的故事(主要是同情這幫人的革命意志,這種反思大概和19世紀歐洲的革命氛圍有點關係),但是,廣大的英國老百姓,還是沒有打算在115日這天輕易地放過蓋伊福克斯──就像咱們老盼著中秋節烤肉(雖然這件事好像越來越不討喜了)、過年放鞭炮那樣,在節慶裡邊,老百姓不幹這些事情,心裡總是癢得慌,而感恩節做人偶、燒人偶這檔事,要是說停就停,大家還玩個屁啊!

2013 V for Vendetta 0231947年一群英國小朋友與他們剛剛為火把節準備好的蓋伊福克斯芻像,可以看到「V怪客」電影主角的形象特徵,其實就與這個人偶相去不遠。如果你對1930年代以來民間創作的各種蓋伊福克斯芻像還有些興趣,點擊照片可以回到英國每日郵報的報導原文。另外,Bloomberg的這篇報導則有一幅1934年的蓋伊福克斯面具的照片。

 

就這樣,倒了八輩子楣的蓋伊福克斯,還是得在往後的日子裡繼續倒楣下去。每年的11月5日這天,蓋伊福克斯仍然要被做成各種各樣的奇怪人偶,然後在全國許多地方的廣場上被燒得劈啪作響。這個節慶傳統,一直從17世紀延續到今天,都還在熱鬧上演(但許多地方現在好像都已經改成放煙火了,這得問問有英國經驗的朋友),換句話說,他老兄已經足足被英國人燒了快四百年,完全就是「永世不得超生」的最佳寫照,整個慘透了啊~

2013 V for Vendetta 020

除了蓋伊福克斯以外,這四百年來英國老百姓在火把節裡燒掉的東西其實也是挺多樣化的。上面的照片與影片是英國小鎮Lewes的火把節,這個節日在當地發展得很有特色,他們每年都要選一些知名人物作成超級精美的芻像,然後跟著蓋伊福克斯遊行示眾,最後一把火通通燒爛……是的,英國佬就是這麼閒。另外,在過去的四百年間,其實年年都有一些大咖陪著蓋伊福克斯「受刑」,比方說20世紀中葉的時候英國佬一定要燒的鐵定是希特勒,而1980年代也有一堆人狂燒柴契爾,接下來當然還有賓拉登、海珊、小布希……年年有這些時代雜誌封面等級的人物作陪,蓋伊老兄也不算太孤單啦!

 

無論如何,既然在11月5日的感恩節裡面,英國老百姓年年都要創作蓋伊福克斯的人偶,那麼關於這個歷史人物的樣子,自然也會有一種共同的形象想像。這種想像,幾百年來的樣子可能都不大相同,但在現代,他的一些定型,大致就和電影裡的V怪客相去不遠:一頂黑色高帽,一件斗篷,以及那副頗有特色的翹鬍子──現在你知道V怪客這個電影角色的設計靈感大抵是怎麼來的了。實際上,最開始構想出「V怪客」形象的漫畫家David Lloyd,他一開始的靈感與素材,也有很大一部份是從他以前參加11月5日火把節所看到的那些人偶形象裡頭拼湊起來的。而無論是電影、漫畫或者火把節人偶,所有這些後出的創作產物,很可能都和正牌的蓋伊福克斯長得相去甚遠。畢竟當年他老兄在地窖裡頭落網的時候,可沒有大批媒體會衝上前去胡亂拍照,誰知道這傢伙到底長得是圓是扁啊?很自然的,現在我們所熟知的這副蓋伊福克斯面具,其實是傳說、想像與創作意念交匯出來的結果。而按照歷史學家找到的資料,真正的蓋伊福克斯其實長了一頭厚重的棕紅色頭髮與大鬍子,換句話說,他很有可能長得比較像下面這個傢伙──

2013 V for Vendetta 021「有事嗎?」

 

……不管怎樣,拜「V怪客」這部作品的影響力所賜,今天,我們只要提到蓋伊福克斯(你可以試著辜狗Guy Fawkes這個關鍵字),總是不可避免地會聯想到那副笑得你直發寒的奇怪面具。然而,這副面具本身的意義,已經不再只是歷史人物的擬像,或者電影角色的形象了。透過電影的再創作,「V怪客」的面具除了承載了四百年前一個男人的革命意志以外,更重要的,它還被灌注了一種新的反抗精神──Beneath this mask there is more than flesh. Beneath this mask there is an idea」(「這副面具之後不僅是血肉之軀,更是一種精神理念」)。超越個人的共同革命信念,我想那也就是走上街頭的人們認同這部電影,並且集體戴上蓋伊福克斯面具,最重要的原因吧!

2013 V for Vendetta 001.jpg

 

 

二、

一部電影對於現實世界的影響力,取決於許多因素。也許是故事本身的好壞與否,也或許得看不同導演的說故事功力,也許題材剛好符合時代所需,也或許商業廣告的炒作才是讓作品被大眾看見的關鍵力量。無論如何,「V怪客」裡頭的蓋伊福克斯面具能夠走入現代社運,必然也有其原因。接下來幾個小節,我們要來看看事情是怎麼發生的,這副面具對於世界各地的抗議者而言,到底又有什麼樣神奇的號召力。

 

就電影本身來說,「V怪客」其實挺對我胃口的──當然那是我覺得啦,許多朋友的意見,倒是覺得這部片子的整體節奏有點悶,我自己大概也不會反對這樣的評論。其實,若單就帳面上的成績而言,「V怪客」的電影藝術成就,僅只贏得了些許獎項的肯定;而這部片的票房,在當年度的北美票房榜上也只能排個三十幾名。故而不管是要看片子的叫好抑或叫座,「V怪客」可能都無法說得上是一部真正傑出的作品。

2013 V for Vendetta 026「V怪客」剛剛上檔的時候其實在英國的一些大報拿到了超爛的評價(例如衛報的Peter Bradshaw寫的這篇,豈止一個慘字了得),娜塔莉波曼儘管犧牲了一頭秀髮,但還是被鞭得很慘,這些惡評可能對這部電影的票房造成了一些負面影響吧。

 

然而,一部電影在廣大影迷的心目當中之所以經典,從來都不是獎項與票房說了就算的。你看星爺的「唐伯虎點秋香」(1993)「九品芝麻官」(1994),這兩部搞笑片壓根兒沒拿過什麼獎,在臺灣上檔的時候票房成績也都平平,但二十年過去,多少鄉民還是會在那邊「小強你不能死」以及「打我啊笨蛋」。周星馳的例子說明了一部電影的深植人心,有時候其實是一個漸進的過程。我們看電影史上「慢慢成為經典」的其他案例,最有名的大概要數「刺激1995」(The Shawshank Redemption, 1994)。這部片當年被「阿甘正傳」(Forrest Gump, 1994)完全打趴在地,奧斯卡七項提名全數槓龜,其他電影獎也沒拿幾座,兩千多萬美元的票房數字更是堪堪打平成本,整個十分的淒慘落魄。然而,該片在進入錄影帶市場以後,便逐漸贏回了它原本應得的肯定。除了在美國的影片出租榜上稱霸了好一陣子以外,這部片後來也被幾個舉足輕重的影評人(包括最近剛剛過世的Roger Ebert給選進了20世紀100強之類的片單,正式躋身經典作品之列。這類「大器晚成」的片子,影史上大概還可以找到好幾部。話說回來,只要是文藝創作,各個領域其實都有些相仿的例子(我們第一個想到的大概會是費茲傑羅、梵谷、巴哈之類的經典案例)。只要創作理念能持續地和時代與人群對話,或者足以引起夠多的情感共鳴,這樣的作品,終究還是不容易被時間的黑洞所吞沒、為人們所遺忘吧。

2013 V for Vendetta 025前陣子在華山的展覽裡頭看到的一個「經典差點被埋沒」的案例,是國家地理雜誌這張知名的封面照片「阿富汗少女」。據說它當年在最後一刻才被雜誌的編輯採用,否則就要從此不見天日,我們也將永遠失去這張傳世傑作了。附帶一提,這個展我覺得辦得挺不錯的,值得去逛逛。

 

而就像這些「大隻雞慢啼」的作品一樣,「V怪客」似乎也正在一步一步地走向經典電影的行列,只因為它所創造的那副蓋伊福克斯面具,已經、並且仍然不斷地,被越來越多的地球人共認為一種反權威的、追求公理與正義的集體精神象徵。實際上,除了皮克斯動畫鋼鐵人或者星際大戰這類擁有廣大影迷基礎的電影作品以外,在現代世界,你很少會看到一部電影衍生出來的實體商品,能夠三不五時就出現在新聞畫面上頭。而會有這麼多人願意戴上這副面具,自然是因為他們都能夠認同「V怪客」的故事及其理念。儘管電影技藝不盡完美,但「V怪客」在下檔多年以後,仍能與後來的時代持續對話,並且不斷地引發群眾的反思、共鳴。這樣的超越性與認同感,大概可以說是「V怪客」能夠逐步邁向經典的主要原因吧!

 

然而說到底:「V怪客」能夠為現代社運所認同的核心理念,究竟是什麼?電影裡頭的蓋伊福克斯面具,又是怎麼開始走進社運場合的呢?

 

一切的一切,或許得從「匿名者」(Anonymous)的故事開始說起。

2013 V for Vendetta 028

 

繼續閱讀:V怪客裡的蓋伊福克斯面具與現代社會運動的一些故事(二)

 

   

註一:如果你對高中課堂上教到的近代世界史還有點印象的話,在16世紀的歐洲,除了一狗票的魯夫開始跑到海上去尋找通往世界各地的偉大航道以外,另外一件(至少對段考分數而言)至為重要的大事,莫過於「宗教改革」了。宗教改革,指的就是由馬丁路德、喀爾文(還記得這些字體必然加粗的關鍵字嗎?)等人所領軍的基督宗教革新運動。在這波改革浪潮當中,脫離羅馬教皇領導的羅馬公教會、獨立出來的新教派,在中文世界習稱「新教」,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基督教」;另一方面,仍宗主羅馬教皇的舊教派,則被我們稱作「舊教」,亦即「天主教」。而在當時的歐洲,新教與舊教的對立,可不光是你信你的、我信我的就能world peace。在那個宗教仍與政治緊密結合的年代裡面,一個人的信仰要是不見容於政府,腦袋可是會搬家的。於是你可以想見:當16世紀的英國確定變成了一個新教(「英國國教派」,另一個必考的關鍵字,還不快畫線!)國家、並且徹底和羅馬教廷決裂以後,老百姓自然也得乖乖跟著國王改宗新教。但堅守舊教禮儀規矩而不願跟著國王改宗的天主教徒,這會兒可就倒大楣了。在伊莉莎白女王(Elizabeth I, 1533-1603, 也就是芳婷賣牙故事裡頭的蛀牙女王XD)統治後期,一個天主教士要是膽敢在英國主持彌撒,可是得掉腦袋的,參加彌撒的民眾也得賠上一筆鉅額罰款。在這種情況底下,被打壓的舊教徒也只好暫時把眼淚往肚裡吞,一邊祈禱天主教能在英國重見光明。到了1603年,仍然在英國堅守信仰的舊教徒,好不容易等到了伊莉莎白駕鶴歸西,但繼位的詹姆士一世看起來仍然沒有打算讓天主教徒有好日子過,於是最後就有了「火藥陰謀」的謀殺計畫囉!

 

   

註二:udn網路城邦上有一位部落客寫過關於Guy Fawkes的文章,他主張「蓋伊福克斯」這個翻譯是錯的,因為「Guy」在英文裡意指「芻像」。實際上他的說法可能弄混了這個事情的前後關係,簡單來說:應該是先有Guy Fawkes的事情,後來才有「芻像」這個衍生字義。另外,現代口語裡頭常見的「Guy」這個字,很可能也和火把節裡頭焚燒Guy Fawkes芻像的這個文化習俗有些關係,詳見Boston.com的這篇文章

 

   

註三:11月5日的感恩節曾隨著英國後來的殖民行為而傳到世界其他角落,因而你也可能在加拿大、紐西蘭、南非等地看到相仿的節慶活動,

 

註四:如果你對「火藥陰謀」故事的一些歷史細節仍有興趣,板友soulpieces在本文底下的留言#6為這篇文章提供了詳細的補充說明,請讀者參考。

 

 

 

 

arrow
arrow

    Eme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